【专业建设概况】
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对我国的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智能制造将创造许多新的跨职能工种和角色,更加注重员工的跨学科能力、集成能力、协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软技能。因此,智能制造除了需要大量机械制造、电子工程、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专业人才,更加需要大量的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交叉学科人才,尤其对具有全局观,能够领导复杂技术系统开发、实施的“系统集成级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大为增加。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适应国家及地方发展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要,教育新工科建设专业之一。本专业联合学校优势学科以培养机械工程、自动化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掌握扎实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大数据建设等智能制造技术相关知识,注重培养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技术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运营与管理及相关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智造产品开发、智能生产管理、智造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旨在培养具备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应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基础及应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智能制造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智能制造系统设计。
【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现共有专任教师23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14人。入选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负责人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培养人员1人,第三层次培养人员2人。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人。其师资力量、教学业务和科技研发能力普遍较强,处于本地区优势地位。
【专业学习要求】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毕业要求学分为168+4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习本专业应对智能制造领域内从事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智造产品开发、智能生产管理、智造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
【实践环节】
本专业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实践环节有:工程训练、机械测绘、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智能制造综合实训、智能系统综合实训、机械创新设计实训、数控编程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就业去向】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在智能制造工程、机电及自动化工程领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
在国家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推动下,浙江机电行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产销增速稳定提高,出口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增长显著。机电行业已由平稳增长进入快速增长期。浙江省机电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近20000家,职工280万人,资产合计约10000亿元,产销突破1000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产业,企业急需大量的机械装备开发以及维护方面的人才。
机电行业作为绍兴的支柱产业之一,制造业总产值约占绍兴市工业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对绍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000多家,全行业注册资本金总值约250亿元,全行业资产总值约950亿元,产销约1800亿元。目前急需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技术与管理经营人才。到2020年,全市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项目500项以上,全市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2000台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140台/万人以上。
由绍兴市机电行业主要企事业单位和企业家组成的绍兴市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设在绍兴文理学院机械工程系,这为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就业见习、就业等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通道
【专业特色介绍】
以浙江省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建设为依托,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专业创新人才为目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共性为基础,个性为特色”的培养理念和“工程应用型”的目标定位清晰,“项目驱动,校企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行之有效,并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打破传统课程设置体系,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以课程组模式组织教学,合理设置核心课程,创新教学理念。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实用性,使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方面,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训练环节、课程设计和实习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和企业顶岗实训环节。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实践训练。毕业生不但以多岗位适应性强和就业竞争力强而受到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而且面对就业和就业之后的岗位工作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