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绍兴文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风则江大讲堂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系科负责人、教工党支部书记、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及全体2025级研究生新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生们开启大学篇章的重要时刻。典礼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华文主持。

伴着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典礼正式拉开序幕。全体师生肃立致敬,激昂的旋律不仅承载着对祖国的赤诚,更凝聚着研究生新生对学术理想的向往,让初入科研领域的青年学子深刻感受到智能工程学院严谨的学术氛围与厚重的育人情怀。
典礼伊始,刘华文代表学院向全体研究生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相较于本科阶段的知识积累,研究生阶段更注重“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科研能力培养,而智能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学科积淀与科研平台,将为新生提供从“学习者”向“研究者”转变的优质土壤。“风则江畔不仅有千年文脉,更有面向产业需求的科研课题,希望大家尽快融入学院科研生态,以好奇心驱动探索,以责任感扎根领域。”

随后,学院院长吴宗大致辞。他从学院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平台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智能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学科交叉”领域的特色优势与发展成果。吴院长指出,学院正朝着“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工科强院”目标稳步迈进,而2025级新生正是这一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勉励新生们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成长与行业发展、国家需求相结合,也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创新,以勤奋与担当书写大学答卷,为学院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院长致辞后,学院导师代表高双从“如何选题、如何开展实验、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三个维度,为新生提供科研入门指引。“好的科研始于‘小而精’的问题,既要关注学术价值,也要兼顾可行性。”高双强调,导师是研究生科研路上的“同行者”,希望新生主动沟通、大胆提问,在师生协作中突破科研瓶颈,同时严守学术规范,坚守科研诚信底线。

接下来,在校生代表机械工程2501班化鹏飞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生科研经历。他从“初入实验室的迷茫”到“参与省级科研项目与多篇SCI文章的突破”,用真实案例告诉学弟学妹:“研究生阶段难免遇到挫折,关键是保持耐心与韧性,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他建议新生尽早制定科研规划,平衡课程学习与科研任务,积极参加学术论坛,在交流中拓宽科研视野。

新生代表电子信息2501班李珊珊同学则代表全体新生发言。她表达了对智能工程领域的热爱与对科研探索的期待:“我们将以谦逊的态度学习理论知识,以严谨的精神开展科研实践,主动向导师请教,向学长学姐学习,努力在智能算法优化、人机交互技术等方向探索创新,不负学院培养,不负时代机遇。”

紧接着,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宓才裕为2025级研究生班主任王伟楠颁发聘书。他强调,导师不仅是学术指导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希望各位导师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在科研指导中传递学术精神,在生活关怀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新生搭建“从校园到科研领域”的成长桥梁。

聘书颁发仪式结束后,宓才裕从智能工程学科发展趋势、学院科研团队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学院在智能控制、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科研优势,以及研究生奖学金、科研创新基金等支持政策。他鼓励研究新生要树立家国情怀,将个人科研方向与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造强国战略相结合,在科研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此次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不仅让新生感受到学院的学术氛围与人文关怀,更让他们清晰了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使命与成长路径。相信2025级研究生新生将以此次典礼为起点,在智能工程学院的科研沃土上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以科研成果助力学科发展,以青春力量赋能智能产业,书写属于自己的研途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