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结束后,各地都开展了两会的精神学习,认真的规划当前的各项任务,认真落实.而我们开展学习“两会”之后,大家又有怎样的收获呢?对此大家回去都认真地进行了总结,表达了自己学习完两会的心得与体会,并对大家的心得进行发表。
此次,民主生活会上,大家都认真的听取各个焦点,虽没有将所有的“两会”内容进行学习但有的同学还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了记录,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次会议主要是宣传大家能够积极学习“两会”关注国情,起到引导的作用,剩下的内容还需同学们自己多多关注与学习。接下来就要看大家的心得与体会了,从其中就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这次会议的精神领略程度到底如何!可以说此次会议开展的很成功。
附件:主题发言内容
1.关注"两会"了解国情
一年一度“两会”的召开,使得13亿国人,加上几千万海外侨胞,以及多少亿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把视线聚焦于中国,聚焦于北京。今年“两会”,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这是在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召开的,五根主线上跳跃着老百姓关心的音符。它将奏响一部高音部与低音部和谐交织的民主曲。
首先,先和大家讲解下什么是“两会”。“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全国两会召开时间为: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全国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回顾最近五六年的“两会”,除了经济方面的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诸如此类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民生问题更为突出。
为破解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五大建设,一展开,一细化,每一方面建设都联系着民生。“两会”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样的战略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可以操作的方针政策。
令人高兴的是,许多代表委员们在会前就已经到群众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带去的议案、提案,他们准备的发言,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有,但主题词相当集中,就是:民生。
五方面改革直指行政体制
深化改革,尤其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两会”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二中全会讨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给国人传递了一个鼓舞人心的信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由“两会”按下启动闸。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深水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五个方面改革的瓶颈大多在行政体制。所以,中央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尤其让人高兴的是,这一改革,将要动真格。一要在“分权”上推进,即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二要在“转职能”上推进,即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同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等;三要在“减权”上推进,即要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市场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等等。这些改革,对于我们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格外希望代表委员能够以十八大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开好这次“两会”,千万不要辜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
2.“两会”的热点话题
这一部分主要是看大家对于"两会"的热点话题到底了解多少,大家对于国家的时事政治有多少的关注.下面就是我们会议当中所要学习的主要重点,希望大家学习"两会"的精神,作为党员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和宣传"两会"的精神.
看点一:李克强:保障民生
李克强: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李克强:
——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看点二:习近平: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