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正文

专业介绍|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2022年06月06日 16:29  点击:[]

【专业名称】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已来,等你星辰大海

【所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宣传语】

工业4.0时代的核心驱动力;

机械、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

就业覆盖智能装备设计、制造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应用、智能生产管理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加持;

博士学位占比超70%的高学历师资队伍;

智慧引领,制造未来!

【专业介绍概况】

我国正致力于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的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作为新工科建设专业之一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适应国家及地方发展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要,代表了当今先进制造业研究发展的主流和前沿领域。本专业旨在培养机械工程、自动化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工业4.0”背景下的应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掌握与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大数据建设等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培养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分析、设计、开发、运营、管理等相关工程实践训练,可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智造产品开发、智能生产管理、智造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

【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控制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智能制造概论、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机电传动与控制、机器人技术、智能装备控制实训、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实训。

【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科技研发能力强。现共有专任教师26名,其中院士1人,省部级人才7人;教授6人,副教授7人,博士20人。教学团队总体水平处于本学科优势地位。

【专业学习要求】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学分要求为169+4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实践环节】

本专业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实践环节有:工程训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器人技术课程设计、智能装备创新设计、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智能装备控制实训、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就业去向】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电子、电力、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兵工等领域从事智能装备或产品的设计开发,科学研究,运行控制,生产管理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中芯国际集团、浙江三花集团、舜宇光学集团、晶盛机电集团、浙江盾安集团等知名上市集团。

主要考研去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知名大学。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

在国家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推动下,浙江制造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产销增速稳定提高,出口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制造业已由平稳增长进入快速增长期。浙江省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近20000家,职工280万人,资产合计约10000亿元,产销突破10000亿元。为顺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需求,浙江省制造业正逐步向高端智能制造业转型,企业急需大量的智能制造专业型人才。

制造业作为绍兴的支柱产业之一,总产值约占绍兴市工业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对绍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000多家,全行业注册资本金总值约250亿元,全行业资产总值约950亿元,产销约1800亿元。目前急需大量的机械设计、智能制造类专业技术与管理经营人才。目前,全市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已500项以上,全市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2000台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140台/万人以上。

由绍兴市制造业主要企事业单位和企业家组成的绍兴市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设在绍兴文理学院机械工程系,这为本校智能制造专业的学生实习、就业见习、就业等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通道。

【专业特色介绍】

以浙江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为依托,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专业创新人才为目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共性为基础,个性为特色”的培养理念和“工程应用型”的目标定位清晰,“项目驱动,校企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行之有效。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打破传统课程设置体系,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以课程组模式组织教学,合理设置核心课程,创新教学理念。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实用性,使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方面,以培养具有独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训练环节、课程设计和实习内容,强化校内实践环节和企业实训环节。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实践训练。知识储备充沛,以多岗位适应性强和就业竞争力强而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上一条:绍兴文理学院2023年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招生简章
下一条:绍兴文理学院2023年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章程